漆包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漆包线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北京启动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记者可参观接种门诊-【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0:48:05 阅读: 来源:漆包线厂家

养生之道网导读: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海淀区卫生局、市CDC、海淀区CDC,在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海淀区卫生局、市CDC、海淀区CDC,在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首都疫苗与免疫系列宣传活动启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卫生计生委介绍了北京市近年来在免疫防控上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启动并演示“首都疫苗与免疫”手机订阅服务平台以及微信订阅二维码。请记者现场参观体验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区和家长课堂,由预防保健科负责人现场讲解免疫接种工作流程。健康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决定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今年是第2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是“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一、近年来北京市在免疫策略实施上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免疫接种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中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据统计,北京每年接受预防接种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次以上。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市民的健康,也大大地降低我市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了本市居民的期望寿命。目前,我市已连续28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病例发生,连续17年无白喉发生。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通过多年有计划、有步骤、持续有效地制定和实施首都预防接种政策,我市目前已建立起了覆盖全市、可跨区接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

1、免疫接种门诊建设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

80年代中期,北京市在城乡地区普遍建立预防接种门诊。2003年启动规范化门诊建设,2007年将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建设纳入全市疾病控制工作计划。截至2014年3月,所有563个门诊全部达到规范化要求。目前,对门诊的日常管理以及促进基本达标门诊向A、AA、AAA级门诊的提升逐步成为该项工作的重点。

2、免疫接种服务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

2003年,北京市着手谋划免疫信息化建设,2007年底全面建成运行,至今已顺利运行7年。2010年,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市民评选获得“2009信息北京十大应用成果奖”,其多项设计走在了全国免疫规划信息化前列,实现了覆盖全市的免疫规划全程统一管理,有效提高了免疫

规划业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了社会公众对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市已全部实现学龄前儿童和小学在校学生预防接种信息电子化,可以做到全市异地跨区县接种,同时也解决了流动人口异地接种问题。

3、冷链及实验室仪器装备不断满足新需求

自2006年起,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采用专业冷链运输公司(获药监部门资质)实时配送,可全程监测冷链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有低温冷库2个,常温冷库4个以备应急储备等需要。鉴于各区县发展不平衡的情况,2010年,市卫生局组织对全市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设施进行了摸底调查,提出了用两年时间分期分批对每个接种点冷链设施统一进行更新配置,确保全市接种单位冷链系统正常运转。2011年,市卫生局和市财政局根据全市冷链现状调查结果,投资2000余万元,对全市每个接种门诊冷链设备进行了更新配置。截至目前全市冷链设备运转正常,能够满足疫苗的贮存使用要求。2012年我市又出台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装备推荐标准》,为促进疾控系统实验室达到推荐标准,市级财政投入1.35亿为市区两级疾控机构进行仪器装备配备。

4、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具有首都特色、覆盖人群范围广、规划疫苗种类最多的免疫程序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公共卫生服

务需求的增加,北京市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种类不断增多和扩大。1985年北京市在国家“四苗六病”基础上将乙脑、A群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02年纳入乙肝疫苗;2005年纳入A+C群流脑疫苗,并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2006年将麻风腮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并对发生水痘疫情的托幼园所和中(小)学校实施水痘疫苗免费应急接种;2008年将甲肝灭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并开展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的免费应急接种。至此,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达到17种,提前达到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要求。同时北京市规定无论是本市户籍儿童,还是非本市户籍儿童,均同样享受免费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自2007年以来,北京市已连续七年在中小学生、60岁以上老人中开展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924万人份。60岁以上老年人和学生的接种率分别超过了40%和70%。有效地降低了流感的发生率,减少了疾病负担。

5、严密监测疫苗使用,强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体系建设,切实保护受种者权益

北京市现行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模式最早始于2006年,2008年启用国家“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病例的网络直报。几年来监测系统不断完善、规范,报告病例数和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2008年

7月出台了《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自2008年底开始建立市级、区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库,制定了《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实施细则》,市和区县医学会承担相应的鉴定工作。2012年5月16日,在总结3年多来北京市对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补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集相关委办局、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出台了《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切实保护了受种者权益。

6、积极对流动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专项接种服务

为了充分体现大首都、大北京的意识,市委、市政府专门针对流动人口提出了“同样权利,同样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免疫服务”的服务宗旨,大力推动流动人群免疫预防接种工作。

截止2014年,北京市已连续16年在学龄前流动儿童中开展强化查漏补种工作,累计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37万多人次。连续12年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麻疹、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累计接种519多万人次,不仅有力的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有效维护了首都公共卫生安全。

二、北京市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契机,充分利用首都疫苗与免疫新媒体宣传的新模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北京市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契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并计划将宣传活动自4月25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

1、在全市全面推行“首都疫苗与免疫”手机订阅服务平台,为广大适龄儿童家长和市民提供疫苗接种知识及相关政策

目前,微信订阅号以一种无纸化宣传推广和便捷的移动掌上助手的方式,已越来越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发布会启动官方二维码(即微信订阅号)创建“首都疫苗与免疫”微信订阅号,每周推送疫苗与免疫知识,同时也发布一些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政策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公众人群提供一种新的、更为广泛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民众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

2、启动母婴免疫关爱活动

在全市16个区县每个妇幼保健院组织一场有关计划免疫知识的培训课程,让准妈妈和新生儿都能享受到首都疫苗与免疫的关爱。

3、媒体免疫接种门诊现场体验活动

在4月25日当天,请首都各大媒体到我市一家免疫接种门诊进行现场参观和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疫苗、了解免疫接种。

4、在北京林业大学启动 “远离疾病,健康成才”、“接种疫苗 预防乙肝”活动宣传周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乙肝疫苗逐步纳入免疫规划,我市乙肝防治工作更是硕果累累,目前201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市20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降到1%以下。今年为了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4月13日,我们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举办了“远离疾病,健康成才”“接种疫苗 预防乙肝”活动宣传周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主动进行预防接种的意识。该活动采用校园健步走和定点越野方式,鼓励学生按规定路线前往设置点,回答有关预防接种和乙肝疫苗相关的问题并获得印章。学校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启动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到疾病控制、预防接种、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并利用学校短信平台向学生发送乙肝等疫苗接种提醒,在校园中广泛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活动。

附:海报及微信订阅号小牛“豆豆”的含义

“北京免疫规划”吉祥物“豆豆”:使用可爱的小动物作为吉祥物,儿童都比较喜欢。给小牛起名“豆豆”,蕴含着人类第一个疫苗“牛痘”消灭了天花。由此引申出“疫苗”抵御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保护作用。小牛豆豆手举疫苗及身体上的“北京免疫规划”形象,寓意着北京免疫规划工作

的形象代言更加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北凉悍刀行最新版本

星辰奇缘破解单机版

百宝彩票